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

藤原效應

Fujiwhara/藤原效應/雙颱風效應



影片顯示的分別為三股熱帶氣旋, 凱薩娜Ketsana(17w), 芭瑪Parma(19w), 茉莉Melor(20w)。其中, 由於芭瑪在沒有明顯引導氣流的環境下, 在菲律賓以北持續徘徊, 並與另一股氣旋茉莉的距離逐漸拉近。在影片中的0:13開始, 清楚看到芭瑪與茉莉互相牽引。

雙颱藤原效應牽扯 變化詭異



秋冬的颱風果然變化比較詭異,目前在菲律賓東西邊的米塔和哈吉貝颱風相距大約一千五百公里,兩個都是中度颱風,中心氣壓、颱風範圍及強度也相當接近,所以目前估計將開始有藤原效益出現,也就是原先哈吉貝已經持續往西,前腳開始跨入越南南部,可是受到米塔的牽引


source: http://www.hko.gov.hk/education/edu01met/wxphe/ele_fujiwhara_c.htm
什麼是「藤原效應」?

撰文:孔繁耀

「藤原效應」源於日本藤原(Fujiwhara)博士於1921至23年一系列的渦旋實驗及觀測。他發現兩個距離很近的氣旋性渦旋會受到對方的影響,互相沿著兩者中心所形成的軸線心,呈氣旋性方向移動。兩個渦旋並有彼此接近及合併的趨勢。

在氣象學上,「藤原效應」應用於雙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上。一般來說,兩個熱帶氣旋相距約12緯距(約1350公里)時便可能產生相互影響。當這效應出現時,兩熱帶氣旋會沿著軸心依逆時針方向(在北半球)相互旋轉。軸心並非一定在軸線的中間位置,較強的熱帶氣旋會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旋的路徑。雙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會因受外圍大尺度天氣系統更強的影響、其中一方減弱或被合併而結束。天文台的研究顯示若雙熱帶氣旋維持在1200公里以上的距離,其合併的機會不大。

「藤原效應」一個例子是2006年8月熱帶氣旋悟空和清松的相互影響。從圖中可見悟空受到清松的影響,於14及15日有明顯的逆時針方向移動路徑。

每年夏季,西北太平洋均會有熱帶氣旋出現,而兩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情況並非罕見。當「藤原效應」發生時,熱帶氣旋往往會改變移動方向及速度,令預測其移動路徑難度增加。

參考:

1. 《2000年在西北太平洋上雙熱帶氣旋相互作用實例的探討》,陳營華、何嘉玲,香港天文台,2001年
2. 《颱風講義》,丁一礇,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中心,1985年

source: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400966.html?reforce=%CB%AB%CC%A8%B7%E7%D0%A7%D3%A6&hold=synstd

英文名稱:Fujiwhara effect
  
藤原效應的定義
  所謂藤原效應,一般是指當兩個熱帶氣旋的 中心距離在少於1200公里內(但出現藤原效應的實際距離要視乎兩股熱帶氣旋的大小和強度)時,由於熱帶氣旋本身的渦旋流場的相互影響,使得兩個熱帶氣旋 的中心路徑出現相互逆時針方向旋轉和相互接近的趨勢(北半球的情況)。這個現象,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博士(Sakuhei Fujiwhara 1890-1965)於1923年在水流實驗中首先觀測到的。 藤原效應又稱藤原現象、雙台效應、雙颱風效應。
  雖然藤原效應的定義是兩股熱帶氣旋繞著共同中心旋轉,但是,藤原效應卻可以是千變萬化,並不一 定是兩股熱帶氣旋繞著共同中心旋轉: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熱帶氣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動方向,或兩股熱帶氣旋互相排開,或一個跟隨一個移動,甚至它們之間不發 生藤原效應。因此,每當兩股熱帶氣旋互相靠近時,預測熱帶氣旋的路徑往往會變得十分困難。
  藤原效應這個名詞可謂是亞洲區域對熱帶氣旋相互作用獨有的稱謂。在北大西洋,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則被稱為「齒輪氣旋」(pinwheel cyclone)。
  至於過去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當中,間中亦有些會和其它熱帶氣旋發生藤原效應,令香港天文臺難以準確預測其路徑。就例如1986年的颱風韋恩和1991年的颱風納德,就使得香港天文臺為同一般熱帶氣旋三度發出熱帶氣旋警告。
藤原效應的分類
   一般而言,最常見的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可分為三類:
   1.單向影響型:
  當一般較強與一般較弱的熱帶氣旋互相接近時,較強的那般熱帶氣旋會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旋的路徑,令那股較弱的熱帶氣旋繞著它作反時針方向旋轉。例如1994年的颱風添姆(Tim)對熱帶風暴雲妮莎(Vanessa)的影響。
   2.相互影響型:
  當兩股熱帶氣旋的強度相當時,那麼,兩者便會互相圍繞一個共同中心旋轉,直至兩者受到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,或其中一方減弱,才會脫離互相影響的局面。例如1986年的颱風韋恩和颱風維娜。
   3.合併型:
  比較強勁的那股熱帶氣旋可能會把小的熱帶氣旋吸收,令它成為自己環流的一部份。情況就如1999年初的瑪姬把南海的低壓區吸收一樣(但要距離夠接近,及那股弱的熱帶氣旋不受其它天氣系統影響其移動才行)。
藤原效應的案例
   1.互旋
  1994: 派特 VS 露絲
  2000: 派比安 VS 瑪利亞
  二個氣旋範圍強度都要相當,繞著一中心互旋,直到一方減弱或離開 ( 二個若都為大型氣旋就會自相殘殺,若為中小型或許能維持強度 )。不過一般來說,西北太平洋颱風互旋時間持續不長,很容易演變成下面大吞小或小跟大的情形。
   2.大吞小
  2000: 桑美 吞 寶霞
  範圍廣大的巨型颱風,其西面的風場環流會破壞小型氣旋的結構,令其減弱而逐漸把它吃掉。
   3.小跟大
  1997: 卡斯 跟 安珀
  2002: 鳳凰 跟 風神
  併吞不成就變成這種結果。小的氣旋繞完一圈後,最後還是受到北方高壓駛流場,跟隨大的步伐。
   4.互斥
  1986: 韋恩 VS 薇 拉
  1991: 耐特 VS 密瑞兒
  此例特色都是左方較小的氣旋路徑變化多端,走的也慢,而位於右方主導的大型氣旋,最後都因為副高減弱而偏北移出而造成互斥。藤原結束後,原來位於左邊的小氣旋又開始受到華中的中或低層系統主宰,走自己的路。
   5.拉伸
  1994: 提姆 拉伸 範妮莎
  1998: 瑞伯 拉伸 亞力士
  增強中的大型擾動本身的風場邊緣,又有發展旺盛的雲系獨立旋轉出來,但仍與較強颱風有一空檔間隔。隨著較強擾動的增強,較弱小的擾動環流被拉長,只維持短時間後即被併入環流雲帶。不過瑞伯與亞力士位置算是比較特殊的一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